物流行業電子商務就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創造性地推動物流行業發展的新模式。
常見的模式一般都是由企業自主開發,將線下業務直接搬至互聯網,因不熟悉互聯網而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尋找客戶從最初的加入QQ群,到之后福步一類的論壇,接著就出現了類似于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
通過互聯網,物流企業可以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搜尋客戶,并且方便讓客戶主動找尋,尤其是開通了中英文版本的物流行業工作平臺,方便了企業能在世界范圍內拓展業務。物流的電子商務化把世界范圍內的貨主和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都吸引到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上,提供誠信、自由的網上物流交易,幫助供需方高效地達成交易。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初步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21萬億美元,進口額1.95萬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事物流行業的企業近15-20萬,直接從業人員約1500萬人,年營業額突破萬億,年支付總額超3萬億(僅限于空運、海運,除國內物流),全球數據遠高于此。
物流行業電商化發展有其必然性。
首先,傳統的物流行業服務性特質,導致了物流行業電商化的滯后。攬貨接單大多依賴于個人的業務水平和人格魅力。
其次,物流基礎性設施不足。缺乏統一發布信息的平臺,打通各個環節的規范流程,行業和行業之間,部門和部門之間缺乏互通機制。
再次,標準化建設滯后。物流需要進行是跨地區、跨行業操作,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都是限制物流行業發展的因素。
最后,物流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稱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物流企業電商化有以下特點:
大數據時代
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數據化、代碼化,這個大數據爆炸的時代,物流信息是物流電商的基礎。
網絡處理
諸多地區已開展無紙化辦公,不僅大幅度提升了處理速度,最大的益處莫過于提升了工作效率。
優化流程
打通了物流操作的各個環節,使工作更透明,處理更便捷。
移動辦公
任何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只要在有網絡的區域,都可以登陸互聯網查看時時的工作信息,不再受地域和時間的局限。